隨著人工智能(AI)技術的飛速發展,大模型的訓練和推理過程中的能耗問題日益突出。為應對這一挑戰,低碳AI研究逐漸興起,旨在通過優化算法、硬件能效和能源管理,實現綠色計算的目標。本文將重點探討AI大模型在推理階段的優化方法,以降低計算成本與碳排放。
近年來,以GPT-4、Gemini、DeepSeek等為代表的超大規模預訓練模型推動了人工智能技術的范式變革。然而,這些模型的訓練和推理過程需要巨大的算力支持,導致能源消耗大幅上升。例如,OpenAI的GPT-3訓練消耗電力約1 287 MWh,相當于14萬個美國家庭1天的用電量,等價于排放552噸CO2。因此,低碳AI和低碳計算已經成為學術界和工業界的重要研究方向。
低碳計算是指通過優化計算架構、算法設計和硬件能效,以降低計算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,實現可持續計算目標。低碳AI是在AI模型的訓練和推理過程中,采用能效優化技術,減少計算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,以提升AI系統的可持續性。
模型的量化和壓縮是通過降低數值精度和移除冗余參數,減少模型計算量與內存占用。量化是目前在大模型實際部署中十分常用的方法,例如從FP16量化成INT4,模型尺寸可以縮小4倍。此外,模型剪枝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,通過裁剪對模型準確率影響較小的神經元,進一步減小模型體積。
邊緣計算部署將部分推理任務從云端下沉至邊緣設備,通過減少數據傳輸和利用本地計算資源實現節能。這種部署方式常用于智能駕駛等場景,可以顯著降低能源消耗和延遲。
動態推理加速根據輸入復雜度動態調整計算路徑,避免死板的計算開銷。例如,ByteTransformer是一個針對可變長度輸入優化的高性能Transformer推理庫,在可變長輸入下,與現有深度學習庫相比,最高實現了131%的加速。
緩存復用是系統級優化技術,可以通過提高硬件利用率減少單位計算的能源開銷。如DeepCache是一種針對深度學習應用的高效緩存機制,通過分析深度學習任務的數據訪問模式,提高數據復用率,減少數據加載時間,從而提升訓練和推理的效率。
當前,大模型的快速發展伴隨著高昂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,因此,低碳AI的未來發展方向應圍繞低碳化、高效化、智能化展開。未來的優化方向包括統一的碳排放度量標準、行業標準與政策支持、低碳AI認證體系、AI輔助碳排放監測與優化、綠色智能調度與云邊協同優化以及硬件優化。
低碳AI的發展不僅影響AI技術的長期可持續性,也對全球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。火貓網絡致力于提供高效的網站開發、小程序開發、智能體工作流開發等服務,助力企業實現綠色計算的目標。
如果您有任何需求或疑問,請聯系我們:
聯系方式:18665003093(徐) 微信號同手機號。